Mark t 9

馬可福音第九章

讀第1:這句話是說,有些人在離世之前會親眼見到上帝的大能。在下一節中即說明了其情況的細節。

讀第2.3:上了山之後,耶穌的容貌改變了。

讀第4:以利亞和摩西是舊約時代的人,他們各生活在西元前700年和前1400  年的時代。上帝允許他們暫時離開天堂下到山上來和耶穌談話,事實上是很不尋常的:因為,通常人是不能由死後復生並與世上的活人打交道的!(可參考哥林多後書五:1~8)當時有很多人不願意相信耶穌的原因是在於:在耶            穌的教導中,有一些與他們原有奠基於舊約規條上的信仰概念相衝突;

所以,此時這兩個舊約時代人物的出現,便顯得格外重要~因為這即幫耶穌             證明了他的教導非但不與舊約產生衝突,並且是被支持的!摩西曾將 神的律法頒佈給猶太人;如今他站在耶穌的旁邊,即意味著他全然同意所有耶穌對於他所頒佈之律法的觀點。舉例來說,耶穌曾說:當我們恨惡別人時,我們即違背了摩西所頒佈之“不可殺人”的誡命了(見馬太福音五:21及22的      前半段)。同樣的道理,以利亞曾是個行神蹟、醫病人的大先知;如今他站          在耶穌的旁邊支持祂,人們可以因此而明白從前幫助以利亞行神蹟的那位上帝,就是這一位差派耶穌降世的神。

讀第5.6:彼得在這裡的反應並不得體。我們從他想為摩西、以利亞搭棚子的反應中可以瞭解他並不明白這整件事的意義!整個事件的終極目標並非讓以利亞和摩西得榮耀,而是藉著他們的出現使人們接受、並尊崇耶穌。

讀第7:這一節和馬可福音一:11頗為類似~ 神在說話!!“兒子”這個字眼是   由詩篇二:7中引用出來的;而“神喜悅他的兒子”的觀念則來自以賽亞書四十二:1。上帝希望藉由以上提到的兩個概念讓所有人知道耶穌就是舊約中所應許的彌賽亞!當 神說“你們要聽祂”時,言下之意是耶穌所帶來的信息非但不和摩西、以利亞的教訓產生衝突,並且祂的教訓更為完全。所以摩西              及以利亞不再是基準(見約翰福音一:17)~因為耶穌已經成為瞭解父神心意的新標竿!

讀第8.9:因為耶穌知道眾人會像彼得誤解整件事的意義一樣不明白所發生的事,所以耶穌不要門徒將這事告訴其他人。但耶穌由死裡復活後,人們便會       明白祂是真神,也許也會跟著明白此時以利亞及摩西出現的目的是為要證        明:讓耶穌由死裡復活的 神和舊約理人們所敬拜的上帝是同一個。這個事件可以幫助猶太人更願意接受耶穌。

讀第10:由此節中,我們可以看到門徒並沒有對耶穌的復活抱有任何希望,也因此證明了一些像“門徒偷走了耶穌的身體,並捏造了一個耶穌由死裡復活的謊言”的傳言全是無稽之談。

讀第11~13:舊約的最後一本書:瑪拉基書四:5中的一個預言說道:在彌賽亞來到世上之前會有一位向以利亞的先知先行來到。預言中的以利亞並非指那位在        山上和耶穌談話真正的以利亞。在馬太福音十七:11~13中,耶穌說明了這 位像以利亞的人到底是誰。

讀第14~18:這位父親請求門徒把污鬼趕出他孩子的身體是合理的,因為耶穌給了祂   的門徒趕鬼的能力;所以在這裡門徒竟不能妥善處理這樣的事是令人驚異   的。這個故事的目的是要告訴人們門徒遭遇挫敗的理由何在。以下的經文,便是解答所在。

讀第19:耶穌知道門徒不能趕出污鬼是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信心。

讀第20~24: 這位父親要求耶穌幫助他有更大的信心是正確的,因為耶穌正是信心之  源。

讀第25~27:因為耶穌的權能比污鬼來得大得多,所以當祂叫污鬼出來時,這鬼必須   服從祂。

讀第28.29:靠信心生活的人會自然而然的禱告,並且不會讓他肉體的需要轄制他所    作的工。如果有需要,他會禁食來為 神爭戰。

讀第30~32:當耶穌被釘十架時,他並不感到訝異,因為他知道此乃必然之勢。他在   被釘前就對門徒談論此事,以讓人們明白他有透視未來的能力,人們便會因此而更容易相信他。但是注意,在這裡門徒不明白耶穌的意思。若是連門徒都不瞭解了,那一般的人就更不能夠理解耶穌這番話的意義何在。因此,耶穌就不想再和他們談論此事;但耶穌由死裡復活之後,門徒會想起耶穌曾在          他被釘十架前預告過他們,這便會使門徒對於耶穌的權能有更大的信心。參考天使在門徒尋見空墳墓時對他們所說的話,見路加福音二十四:6~8。

讀第33:迦百農是加利利海北岸的一個城市。耶穌知道門徒們彼此爭論,也知道他們議論什麼;他想要以此為機會教育,所以便提起了這事。下一節中就會             告訴我們門徒們到底在爭論什麼。

讀第34.35:雖然門徒們什麼都沒有告訴耶穌,但耶穌仍知道門徒們彼此爭論的重點。他便教導他們:生命的意義在於服事人!耶穌自己即是最好的榜樣。

讀第36.37:耶穌用孩子打了一個“不願為大”的比方。馬太十八:4對這裡的意義有較直接的說明。

讀第38~40:耶穌最大的意圖是使人們相信他。在此,這“奉耶穌之名”的人,並還不認識耶穌;但他對此感到有興趣。如果順利的話,他將在往後的日子裡認識耶穌,所以並不需要去批評、責備他。

讀第41:有時候我們會為人們的軟弱及平凡而忽略他們,其實這並不正確。我們不能評人的外在來評斷他,因為我們認知耶穌愛這世上的每一個人,我們也當如此去愛。

讀第42~48:大部份的學者認為這一段話是含有修辭性的用法。我們並不建議你真的   砍去你的雙手。這裡的意義在於:犯罪是一件嚴重且可怕的事,我們要認真地抵抗罪惡,並且當我們犯過罪後,必定要全心悔改。在這幾節中,耶穌也告訴我們地獄是真有其事,並且它是極為可怕的。耶穌希望人們相信他,便可因此而不入地獄。

讀第49

這一節是根據舊約中用鹽醃祭物的傳統來寫的。當我們抵擋罪惡時,我     們就像把自己當成活祭,獻給神一樣(見羅馬書十二:1)。當然這會讓我們       經歷一些痛苦,但卻是值得的。藉著與罪惡爭戰,我們就閃躲了下地獄這更               大的苦痛。

讀第50

這和馬太福音五:13提到的是同一個概念。鹽有保存食物、防止腐敗,    並增添美味的功效;基督徒在世上的職分也是如此。藉由他們的代禱,讓這              社會有規律(見提摩太前書二:1.2);靠著他們行為上的見證,他們為失去          意義的世界帶來新的意義。但問題是:很多基督徒並沒有表現出他們在這世      上所當有的見證,而不能使更多的人逃過地獄之火。

繼續到第10章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