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ht28s

第二十八课——修道院制度          繁體字在下面

希望你们能够对神给你在这个世界上的状况满足,并相信神会给你能力在你现在所处的境遇下得胜,而不必逃避;我们希望你们会有个人敬拜的活泼生活,而不尝试在神的话语以外经验神;我们希望你能将自己委身于好行为,神将与他的好关系作为免费礼物送给你们,记住你们的好行为是这个好关系的结果,而非源头。

1.逃避。在罗马的一些信徒为社会的不道德而哀伤。他们感到他们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过有道德的生活。他们没有在社会中彰显神的能力,而是选择了逃避。住在埃及的第一批人,他们跑到了沙漠中居住。一些人住在洞中。另外一些人住在梁柱上很多年,他们也因此而出名。很多人羡慕他们,这种避免结婚并拒绝满足其身体需求的生活,渐渐地被认为是理想的属灵的生活。那可能就是为什么后来天主教神父被禁止结婚的一个理由。

2.团体。随着时间的流逝,聚集在那些将自己孤立起来之人身边的其他人,组成团体彼此支持鼓励。那些以此方式住在一起的人被称为修士。他们所住的建筑物被称为修道院。渐渐地,也有这样的妇女团体,被称为修女。这些团体遍布整个欧洲,并且如今也是天主教的一部分。在东正教内也有修士。在宗教改革时期形成的新教,基本上没有延续有修道院的习俗。只在英国教会和德国的路德会有少数几个修道院。

3.指南。在修道院内居住,有很多不同的规条,一些比其他的更严厉。540   年,一位叫本  尼狄克的修士为修道院写了一套规章,被认为是平衡的,严松适宜。主教贵格利一世写了本本泥狄克的传记,使其思想更广受欢迎。接下来的 700年,本笃修道会在欧洲是最普遍的一种,还有另外一种由一位从北部进入欧洲的爱尔兰修士建立的修道院。大多数欧洲人,在德国部落结束了罗马帝国在欧洲的统治后,就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在修道院内的修士保存了文化,因为他们继续读书,抄写圣经及其他古手写本。修道士也使农业得到发殿,通过清除在修道院周边的荒地,扩张可用于农业的耕地面积,将时间花在艰苦的农耕上。

4.崇拜。每天八次,修士们停止劳动,为了要一起崇拜。这个安排是本尼狄克建议的,是根据犹太人每天定时祷告的习俗定的。具有代表性的是,他们按着一个每个月可以唱完整本诗篇的计划,唱一些诗篇。在整个中世纪,这种唱诗篇的方法被称为咏唱。没有乐器,没有和声。没有打击乐:音乐随着词语的节奏流淌。通过强调诗篇,修士提醒我们所有人,诗篇在崇拜中的价值。诗篇告诉我们,怎样通过提到神的性情和神奇妙的工作赞美神。诗篇是祷告的典范,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悲伤甚至我们的抱怨,倾倒在神面前。诗篇也告诉我们,主观和客观的概念在崇拜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5.修道士敬拜的其他部分就是祷告,唱圣经其他地方的歌曲,赞美诗,以及读圣经。时光流逝,越来越多的人写赞美诗以在修道院里歌唱,因为在那时,星期天礼拜时几乎不唱赞美诗。其中有一些诗歌,已经成为今天基督徒依旧使用的耳熟能详的赞美诗。路德为普通信徒提供的赞美诗中,其中有一些是基于修道士吟唱和圣诗,外加强烈的节拍

6.改革和失误。多年来,很多人都尝试着改革教会。中世纪时,有两次主要的运动为要改革本笃修会的修道院。目的是要回到他们起初的纪律和贫乏。每次运动都有成功的时候,但是到 16世纪,再一次有很多人批评修士道德上的败坏和贪爱钱财,所以很多人愿意接受改革者关闭修道院。

7.会士。在 13世纪,一种新的修士出现了。他们不再待在修道院里,而是建立学校,或者去乡间旅行,在户外布道。通常,他们自建规则,而非遵从本尼狄克的规条。主要的团体列在下表:团体 建立者 开始年 其他著名成员多明尼加派 多明尼加 1216方济会士 亚西西之方济圣 1223奥古斯丁修道团 基于奥古斯丁 423年的条例1256 马丁路德,改教前耶稣会 罗耀拉 1540 传道士沙威尔,利玛窦当欧洲探险家发现了通向世界其他国家的路线时,这些团体已经准备好,并乐意作宣教士。修道士团体在 18世纪和 19世纪流失了很多成员,但是他们的队伍今天还在不断地壮大,并继续工作,尤其是在贫穷人中。

8.改革教会。路德和加尔文的跟随着关闭了修道院。一个原因就是改革者强调因信得救,因此,没有必要为了得救而逃避世界寻求圣洁以致得救。路德的一个著名引文说明了他对修士的看法。在谈到牧羊人怎样看到婴孩耶稣时,路德继续问道,那些牧羊人是否丢弃了他们的羊群,去做修士了。没有,他说,而是他们回到神给他们的工作中;路德说,这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路德和其他改革者强调我们在世上尽我们的职责,而非逃离世界的可能性和益处。那些在世上做工的和那些跑到修道院里的,同样都服侍神,甚至前者比后者更多。

9.后果。当那些修士和修女离开修道院后,路德鼓励他们放弃他们的誓言,并结婚。1536年,英国国王解散了英国的修道院。他的一个原因,就是他要得到他们的资产和财富。一小部分基督徒曾感兴趣再回到修道院。1626年,英国教会建立了一个地方,在那里,家族可以过着修道院式的生活。1865年,美国建立了两个圣公会修道院,一个为男士,一个为女士。

10.人文关怀。教会中修士的存在,让我们想到了还有一些持续的人文问题还存在着。虽然基督教会没有很多修士,但是基督徒依然面临着和修士同样的问题。这里是其中的一些问题:请读耶稣在约翰福音 17:13-17的祷告。我们生活在世界中,但是我们并不属于这个世界。我们如何找到“在”世界上和“属于”世界的平衡?我们怎样影响非基督徒而不变成和他们一样?修士们的答案是从社会上撤离,而这很难符合圣经的教导“爱你的邻舍”。

11.原则。我们怎样在自律和自由之间找到平衡?我们怎样才可以放下我们老的罪性,并仍旧在我们的信心中找到喜乐?修士们的答案是将自律置于喜乐之上。我们是否可以相信圣灵会加力量给我们的新生命,而非靠我们自己抑制我们身体的需要?我们是否可以认识到得蒙赦免和胜过罪是从神来的礼物,而非修士般生活的结果?

12.行善得义。我们是否能够为行为设立一个高标准,如果我们遵守了,而不认为我们优于其他人?我们是否能禁戒自己不犯社会上公开的罪,而记得我们的救恩完全是神的恩典,并非因我们好行为的多少?新教改革者注意到在修道院里的危险,就是认为成为修士是得到救恩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甚至很多普通百姓也这样认为,所以他们认为他们没有办法亲近神。修士运动导致的误解就是:有两个不同层次的基督徒,即敬虔的和普通的。我们是否曾经有过似乎可以将基督徒分成不同类别的行为?改革者强调唯独恩典和唯独信心,以平衡修道院内出现的这些误解。但是如果我们在内心感到,我们比那些没有像我们这样奉献的心志以及胜过罪的人更亲近神,那我们也会落入同样的误解。对基督徒一个大挑战仍然是,怎样活出以弗所书 2:8-10: 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不是因为行为,但是我们得救是为了有好行为这个目的。

13.默想。在修道院里有时也发现另外一种亲近神的方法。这就是用静坐并试着掏空心思,的方法经历神或者亲近神,或一遍遍地重复同样的短语,为了要改变其思想状态。这被称为“神秘主义”。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圣经的确说到了默想,但是并没有谈到套空思想。诗篇说,“ 要 默 想 你 的 训 词 , 看 重 你 的 道 路 ,” 1  又说,“ 求 你 使 我 明 白 你 的 训 词 , 我 就 思 想 你 的 奇 事 。”  圣经告诉我们要默想到神的话语,或默想道神的奇妙。然而,从圣经的角度来看默想,我们不要清空我们的思想或者什么都不默想。

14.技能。我们通过技巧来亲近神,在很多宗教中都可以找到。所有宗教中的这些技巧都很相似,但是在每种宗教中的思想状态都有不同的解释。例如,在伊斯兰教中,这种思想的状态被称为“看神”,在印度教中,被称为“意识到总归于一”,在佛教中,被称为“觉悟到所有都是虚空”。所有这些情况,人们都有思想的经历,但是并没有实际获得和神的关系。当我们相信耶稣的话语时,我们可以透过人为的技巧会使我们与神更亲近的误解中得到自由。耶稣说,“人 看 见 了 我 , 就 是 看 见 了 父 。” 3  根据这节经文,一个人可以通过耶稣亲近神,而非通过技巧。当我们说“今天我感觉没有亲近神,是因为我没有足够的时间看圣经和祷告”时,我们应该检视自己,我们是在靠技巧还是在靠耶稣。事实是,我们总是和神亲近,而且我们知道这是因为耶稣的应许。神,就是和我们亲近的神,也促使我们喜爱他的话语,并持续祷告。但是我们和神的关系不是建立与那些活动中,这是建立在对耶稣的信心上。

15.总结。修士运动再次提醒我们用宗教习俗代替个人信靠耶稣是多么容易。我们被神接纳,及我们在基督生命里的长进都是从耶稣来的礼物,本乎恩,也因着信。当我们担任起神在社会中给我们的角色时,我们就会成长。

到下一科          到教会历史目录

注脚

1  诗篇 119:15。

2  诗篇 119:27

3  约翰福音 14:9。

繁體字在下面

第二十八課——修道院制度

希望你們能夠對神給你在這個世界上的狀況滿足,並相信神會給你能力在你現在所處的境遇下得勝,而不必逃避;我們希望你們會有個人敬拜的活潑生活,而不嘗試在神的話語以外經驗神;我們希望你能將自己委身於好行為,神將與他的好關係作為免費禮物送給你們,記住你們的好行為是這個好關係的結果,而非源頭。

1.逃避。在羅馬的一些信徒為社會的不道德而哀傷。他們感到他們不能在這樣的環境下過有道德的生活。他們沒有在社會中彰顯神的能力,而是選擇了逃避。住在埃及的第一批人,他們跑到了沙漠中居住。一些人住在洞中。另外一些人住在樑柱上很多年,他們也因此而出名。很多人羨慕他們,這種避免結婚並拒絕滿足其身體需求的生活,漸漸地被認為是理想的屬靈的生活。那可能就是為什麼後來天主教神父被禁止結婚的一個理由。

2.團體。隨著時間的流逝,聚集在那些將自己孤立起來之人身邊的其他人,組成團體彼此支持鼓勵。那些以此方式住在一起的人被稱為修士。他們所住的建築物被稱為修道院。漸漸地,也有這樣的婦女團體,被稱為修女。這些團體遍布整個歐洲,並且如今也是天主教的一部分。在東正教內也有修士。在宗教改革時期形成的新教,基本上沒有延續有修道院的習俗。只在英國教會和德國的路德會有少數幾個修道院。

3.指南。在修道院內居住,有很多不同的規條,一些比其他的更嚴厲。 540 年,一位叫本尼狄克的修士為修道院寫了一套規章,被認為是平衡的,嚴松適宜。主教貴格利一世寫了本本泥狄克的傳記,使其思想更廣受歡迎。接下來的700年,本篤修道會在歐洲是最普遍的一種,還有另外一種由一位從北部進入歐洲的愛爾蘭修士建立的修道院。大多數歐洲人,在德國部落結束了羅馬帝國在歐洲的統治後,就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在修道院內的修士保存了文化,因為他們繼續讀書,抄寫聖經及其他古手寫本。修道士也使農業得到發殿,通過清除在修道院周邊的荒地,擴張可用於農業的耕地面積,將時間花在艱苦的農耕上。

4.崇拜。每天八次,修士們停止勞動,為了要一起崇拜。這個安排是本尼狄克建議的,是根據猶太人每天定時禱告的習俗定的。具有代表性的是,他們按著一個每個月可以唱完整本詩篇的計劃,唱一些詩篇。在整個中世紀,這種唱詩篇的方法被稱為詠唱。沒有樂器,沒有和聲。沒有打擊樂:音樂隨著詞語的節奏流淌。通過強調詩篇,修士提醒我們所有人,詩篇在崇拜中的價值。詩篇告訴我們,怎樣通過提到神的性情和神奇妙的工作讚美神。詩篇是禱告的典範,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悲傷甚至我們的抱怨,傾倒在神面前。詩篇也告訴我們,主觀和客觀的概念在崇拜中都佔有一席之地。

5.修道士敬拜的其他部分就是禱告,唱聖經其他地方的歌曲,讚美詩,以及讀聖經。時光流逝,越來越多的人寫讚美詩以在修道院裡歌唱,因為在那時,星期天禮拜時幾乎不唱讚美詩。其中有一些詩歌,已經成為今天基督徒依舊使用的耳熟能詳的讚美詩。路德為普通信徒提供的讚美詩中,其中有一些是基於修道士吟唱和聖詩,外加強烈的節拍

6.改革和失誤。多年來,很多人都嘗試著改革教會。中世紀時,有兩次主要的運動為要改革本篤修會的修道院。目的是要回到他們起初的紀律和貧乏。每次運動都有成功的時候,但是到16世紀,再一次有很多人批評修士道德上的敗壞和貪愛錢財,所以很多人願意接受改革者關閉修道院。

7.會士。在 13世紀,一種新的修士出現了。他們不再待在修道院裡,而是建立學校,或者去鄉間旅行,在戶外佈道。通常,他們自建規則,而非遵從本尼狄克的規條。主要的團體列在下表:團體建立者開始年其他著名成員多明尼加派多明尼加1216方濟會士亞西西之方濟聖1223奧古斯丁修道團基於奧古斯丁423年的條例1256 馬丁路德,改教前耶穌會羅耀拉1540 傳道士沙威爾,利瑪竇當歐洲探險家發現了通向世界其他國家的路線時,這些團體已經準備好,並樂意作宣教士。修道士團體在18世紀和19世紀流失了很多成員,但是他們的隊伍今天還在不斷地壯大,並繼續工作,尤其是在貧窮人中。

8.改革教會。路德和加爾文的跟隨著關閉了修道院。一個原因就是改革者強調因信得救,因此,沒有必要為了得救而逃避世界尋求聖潔以致得救。路德的一個著名引文說明了他對修士的看法。在談到牧羊人怎樣看到嬰孩耶穌時,路德繼續問道,那些牧羊人是否丟棄了他們的羊群,去做修士了。沒有,他說,而是他們回到神給他們的工作中;路德說,這是我們所有人的榜樣。路德和其他改革者強調我們在世上盡我們的職責,而非逃離世界的可能性和益處。那些在世上做工的和那些跑到修道院裡的,同樣都服侍神,甚至前者比後者更多。

9.後果。當那些修士和修女離開修道院後,路德鼓勵他們放棄他們的誓言,並結婚。 1536年,英國國王解散了英國的修道院。他的一個原因,就是他要得到他們的資產和財富。一小部分基督徒曾感興趣再回到修道院。 1626年,英國教會建立了一個地方,在那裡,家族可以過著修道院式的生活。 1865年,美國建立了兩個聖公會修道院,一個為男士,一個為女士。

10.人文關懷。教會中修士的存在,讓我們想到了還有一些持續的人文問題還存在著。雖然基督教會沒有很多修士,但是基督徒依然面臨著和修士同樣的問題。這裡是其中的一些問題:請讀耶穌在約翰福音17:13-17的禱告。我們生活在世界中,但是我們並不屬於這個世界。我們如何找到“在”世界上和“屬於”世界的平衡?我們怎樣影響非基督徒而不變成和他們一樣?修士們的答案是從社會上撤離,而這很難符合聖經的教導“愛你的鄰舍”。

11.原則。我們怎樣在自律和自由之間找到平衡?我們怎樣才可以放下我們老的罪性,並仍舊在我們的信心中找到喜樂?修士們的答案是將自律置於喜樂之上。我們是否可以相信聖靈會加力量給我們的新生命,而非靠我們自己抑制我們身體的需要?我們是否可以認識到得蒙赦免和勝過罪是從神來的禮物,而非修士般生活的結果?

12.行善德義。我們是否能夠為行為設立一個高標準,如果我們遵守了,而不認為我們優於其他人?我們是否能禁戒自己不犯社會上公開的罪,而記得我們的救恩完全是神的恩典,並非因我們好行為的多少?新教改革者註意到在修道院裡的危險,就是認為成為修士是得到救恩的一個比較好的方法。甚至很多普通百姓也這樣認為,所以他們認為他們沒有辦法親近神。修士運動導致的誤解就是:有兩個不同層次的基督徒,即敬虔的和普通的。我們是否曾經有過似乎可以將基督徒分成不同類別的行為?改革者強調唯獨恩典和唯獨信心,以平衡修道院內出現的這些誤解。但是如果我們在內心感到,我們比那些沒有像我們這樣奉獻的心志以及勝過罪的人更親近神,那我們也會落入同樣的誤解。對基督徒一個大挑戰仍然是,怎樣活出以弗所書2:8-10: 我們得救是本乎恩,不是因為行為,但是我們得救是為了有好行為這個目的。

13.默想。在修道院裡有時也發現另外一種親近神的方法。這就是用靜坐並試著掏空心思,的方法經歷神或者親近神,或一遍遍地重複同樣的短語,為了要改變其思想狀態。這被稱為“神秘主義”。我們必須承認的是,聖經的確說到了默想,但是並沒有談到套空思想。詩篇說,“ 要默想你的訓詞, 看重你的道路,” 1 又說,“ 求你使我明白你的訓詞, 我就思想你的奇事。” 2 聖經告訴我們要默想到神的話語,或默想道神的奇妙。然而,從聖經的角度來看默想,我們不要清空我們的思想或者什麼都不默想。

14.技能。我們通過技巧來親近神,在很多宗教中都可以找到。所有宗教中的這些技巧都很相似,但是在每種宗教中的思想狀態都有不同的解釋。例如,在伊斯蘭教中,這種思想的狀態被稱為“看神”,在印度教中,被稱為“意識到總歸於一”,在佛教中,被稱為“覺悟到所有都是虛空” 。所有這些情況,人們都有思想的經歷,但是並沒有實際獲得和神的關係。當我們相信耶穌的話語時,我們可以透過人為的技巧會使我們與神更親近的誤解中得到自由。耶穌說,“人看見了我, 就是看見了父。” 3 根據這節經文,一個人可以通過耶穌親近神,而非通過技巧。當我們說“今天我感覺沒有親近神,是因為我沒有足夠的時間看聖經和禱告”時,我們應該檢視自己,我們是在靠技巧還是在靠耶穌。事實是,我們總是和神親近,而且我們知道這是因為耶穌的應許。神,就是和我們親近的神,也促使我們喜愛他的話語,並持續禱告。但是我們和神的關係不是建立與那些活動中,這是建立在對耶穌的信心上。

15.總結。修士運動再次提醒我們用宗教習俗代替個人信靠耶穌是多麼容易。我們被神接納,及我們在基督生命裡的長進都是從耶穌來的禮物,本乎恩,也因著信。當我們擔任起神在社會中給我們的角色時,我們就會成長。

到下一課                    回到教會歴史目錄

註腳

1 詩篇 119:15。

2 詩篇 119:27

3 約翰福音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