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课——加尔文 繁體字在下面
希望你们能够借着学习背景知识,以及各个观点的发展,学习忍耐基督徒之间观点的不同。
1.加尔文。在 1517 年马丁路德改教的时候,约翰加尔文只有 8 岁,但是他 1536 年时搬到瑞士,并加入继承慈运理的工作。从 1541 到 1564 年,加尔文控制着瑞士日内瓦城的教堂。
2.系统性。加尔文是一个有系统的作家。他将改革思想系统并完整地记录下来。1536 年,加尔文写了一本书叫 《基督教要义》。这本书对那些跟随其思想的教会,如荷兰改革宗教会和长老会是一个信仰的源头,这些教会被称为改革宗教会。然而,加尔文的思想的影响远远超过这些教会,而是影响了大多数不跟随路德思想的教会。
3.中心点。加尔文继续慈运理的思想,即神学的开始点是“神的全能”(神的权力和标准)。此点与路德的观点不同,路德强调“因信称义”并将之作为起点。这个简单的观点帮助我们明白,为什么路德和加尔文的跟随者会有不同的观点。受加尔文影响的一些人可能会将圣经看成是给神带来荣耀的指南书,并强调“属灵的原则”。受路德影响的一些人会注意到不因那样尊重神的原则,而应关注“罪得赦免”。
4.预定论。加尔文接受慈运理的观点,因为神是全能的,因此如果不是神使之发生,任何事情都不会发生。因此神必须已经决定哪些人去天堂,而哪些人不会。加尔文引用奥古斯丁来支持其观点。路德的观点与其不同:路德说那些已经得救的人,可以在神预先命定他们的确信中安息,但是那些没有得救的人不可以责备神。
5.洗礼。加尔文接受了慈运理对于洗礼的观点。他们都接受婴孩受洗,但是说这并没有带来神的恩典。他们教导说,基督徒的孩子是神的约的一部分,就像旧约信徒一样。路德教导说,初生的孩子们和神没有因洗礼所带来的救恩的关系,正是婴孩受洗将他们带到与神有救恩的关系中。再洗礼派教导说,只有在一个人长大,明白并宣告自己信仰后才与神有关系。
6.圣餐。虽然再洗礼派接受了慈运理对圣餐的观点,但是加尔文没有接受。加尔文想要在慈运理和路德中间找到一种折中的办法。加尔文的解释是,耶稣与我们同在是因为我们吃这饼,喝这杯,并将我们和基督联系在一起的圣灵的能力。下面的表格列出所有观点:慈运理 加尔文 再洗礼派 路德 天主教圣餐 象征。基督在天堂而不在饼中象征,基督以一种属灵的形式临在如慈运理 接 受 基 督 说“这是我的身体”神父将饼变成身体洗礼 宣告一个已经存在的信心如慈运理 如慈运理 赐恩典和应许 赐恩典婴孩洗礼 可以,因为基督徒父母的孩子已经在神的约中如慈运理:基督徒父母的孩子已经在神的约中不允许,因为只有那些口头承认信心的人应该受洗很重要,因为在洗礼中,神给婴孩新生命很重要,因为在洗礼中神挪去原罪的罪过
7.圣歌。因为他们只做那些圣经中命令的习俗的原则,改革加尔文的运动决定在教会中不唱圣歌(这与路德是相反的;因为在德国路德会,圣诗是德国路德会运动的主要部分)。他们决定他们只应该唱诗篇。为了执行他们的思想,他们对教会音乐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们想要让信徒都可以唱诗,所以他们知道他们自己不能用咏唱或者中世纪时的专业唱诗班音乐。他们将诗篇翻译成诗歌的形式,并创作带有节拍的音乐谱写那些歌词。他们为 150章诗篇写诗或者作乐,现在在带有“改革宗”字样教会的诗歌本上,还可以找到,如长老会,英国教会,他们也的确从 18世纪开始在其崇拜时加入圣诗。
8.文化。加尔文的跟随者渐渐相信,影响文化和改革政府是基督徒的工作。这个路德的观点不同,路德认为,教会和政府是用不同方法的两种“国度”。这也与再洗礼派的观点不同,他们认为教会应该和政府完全分开。例如,加尔文派的人会说,政府应该通过法律强迫每个公民都应该有基督徒的行为,正如加尔文在瑞典做的;路德的观点是,教会不应该影响法律,但是成为政府官员的个体的基督徒,会用他们的价值观做他们认为对所有人都公平和自由的决定;再洗礼派呼吁人们不要进入政府工作。加尔文的跟随者不像路德那样看待法律。路德说,神律法的首要目的是要向我们显明我们的罪,所以我们可以依靠福音生活。加尔文教徒更多地将律法作为正确行为的处方,且是我们可以及应该遵行的。双方都接受对方关于律法的观点,但是将自己的观点作为主要内容。
9.分教派。加尔文教徒的分裂。在 1534年英国国王将其国家从教皇的权利中取走以后,教会就开始受加尔文的神学的影响。但是,国王和女王都希望有一个能够被所有人接受的教会,所以他们保留了很多天主教的习俗和仪式,服饰以及传统礼拜程序。在英国,加尔文的跟随者感到英国教会没有弃绝足够的天主教习俗,并想让英国教会更完全地跟从加尔文的教导,这群人被成为清教徒。他们反对崇拜的传统程序,唱赞美诗,牧师特别的服装。清教徒在英国受到压制,但是他们却可以影响苏格兰教会成为长老教会。英国的其他人没有试图改变英国教会,但是成立了一个独立教会,在“公理会”的系统下形成的。所有这些团体都派移民到美国,在那里,他们建立成为美国人生命中主要的教会。由于他们对预定论有加尔文式观点,所以他们有事先知道他们是否已经得救的问题。因此,他们开始用一些标准判断这个人是否是预先定了得救的。这些标准包括看一个人是否过着道德的生活,及他是否善用其时间。之后,他们加上了一个观点就是,这个人应该可以指出其他生命中真的感到他信基督的一个时间。通过宣教士,这些疑虑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路德会说:“完全不要看你自己。在神的应许中找到你的信心。”罗马天主教的观点是,“如果你善用神给你,以改善你生活的恩典,那你可以得救。”
10.预定论。加尔文教导说因为神是全能的,必须是神决定谁会得救,及谁会灭亡。这个解释被称为“双预定论”。在 1564年加尔文去世后,下一代人发展了其思想。他们试图解释那些加尔文留下的神秘事情,而且对他们的解释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他们失去耐心。他们发展了神是一切起源的思想,说神甚至决定了人的堕落。下一节启示神什么时候拣选我们:“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 1 接下来,下一节说:“ 又因爱我们,就按着自己意旨所喜悦的,预定我们借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 我们被拣选是根据神意旨的喜悦。这是加尔文的跟随者所强调的观点。然后他们得出结论说,因为神是全能的,因此没有人可以对抗神的旨意。路德认为,逻辑不应该教导我们比圣经实际说的更多。路德的观点是,即使圣经说神预定人们要得救,然而,圣经并没有说神预定一些人灭亡。圣经解释说那些失丧的人没有理由:” 我们晓得律法上的话都是对律法以下之人说的,好塞住各人的口,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审判之下。“ 2 整个世界在神面前都是有责任的。如果神已经决定谁会得救,神还会认为他们还要负责任吗?路德使用预定论不是给牧师关怀,而是通过说“神已经确保你的将来了”,来安慰基督徒。他并没有在逻辑系统内用预定论作为一个话题。
11.阿米尼。加尔文的跟随者根据是否同意:神控制多少及什么是自由意志的责任,而分为两派。16世纪 90年代,一个叫阿米尼的改革宗布道家用一种方式解释预定论,他给自由意志更多的余地。阿米尼没有同意双重预定论。他教导说,必须用这样的方式理解,即预定论必须与神的爱与人的自由意志是一致的。圣经说,“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因为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使他儿子在许多弟兄中做长子; 预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 3 这里神说,那些神预先知道的人,他也预定了。阿米尼说,神预先知道人类会堕落,但是没有命定堕落。阿米尼死于 1609年,为了澄清并拒绝阿米尼的思想的人,他们于 1619年制定了一个信仰条款。下列的表格表述了路德与阿米尼,关于预定论的的主要五点观点:双预定论 路德 阿米尼人们不可以对其救恩所任何贡献同意 不同意:人可以自有地选择神,因为神给人恩典如此做神无条件地拣选人 同意。都是通过恩典 不同意:神预先知道谁会信耶稣只为那些信的人死了 不同意 不同意:耶稣为所有人死了人们不能对抗神的恩典 不同意 不同意:人们可以对抗神所拣选的人不会离开 不同意 不同意:人们会离开
12.分派.加尔文的跟随者今天在这两种不同的观点中分派。荷兰,瑞士,和苏格兰的改革宗教会依然维持严格的“双预定论”教导。采取阿米尼观点的最大教会是卫理公会,在下章中将会详细介绍。其他的教会内对此有不同看法。例如,有接受“预定论”的浸信会信徒和接受“自由意志”的浸信会信徒,他们都随从阿米尼的观点。阿米尼的观点无疑推动了新教宣教士运动。如果神已经决定谁要得救,那么做宣教工作就没有必要。但是,如果人们有自有意志,那么就有一个动力告诉他们基督,这样他们会选择。
13.天主教。在宗教改革期间,罗马天主教有其自己的改革。他们处理了很多经济和道德方面的丑闻。然而,他们没有改变其教条。在一个很长的会议“天特会议”中,他们谴责新教的观点,并再次确定他们的观点。在天特会议中,被重新确定的教条中包括:救恩来自信心和行为;在圣餐中,酒变成基督的血;在教会礼拜中(弥撒),基督再次被献祭;赦免从神父来。
14. 天主教徒受影响。一些天主教徒受到发生在新教内部一些运动的影响。从 1640 年,一个叫詹森的天主教徒提出与加尔文派相似的观点。教皇谴责他,但是他的跟随者在荷兰形成一个组织,他们自称为“古老天主教会”。另外一个在天主教徒中受新教影响发生在 20世纪 60年代,那时很多天主教徒接受灵恩运动的思想。这次,教皇没有谴责他们,而是创造了一个系统,他们可以得到牧养和劝告。
注脚
1以弗所书 1:4, 5
2罗马书 3:19
3罗马书 8:28-30。
繁體字在下面
第三十六課——加爾文
希望你們能夠藉著學習背景知識,以及各個觀點的發展,學習忍耐基督徒之間觀點的不同。
1.加爾文。在1517 年馬丁路德改教的時候,約翰加爾文只有8 歲,但是他1536 年時搬到瑞士,並加入繼承慈運理的工作。從1541 到1564 年,加爾文控制著瑞士日內瓦城的教堂。
2.系統性。加爾文是一個有系統的作家。他將改革思想系統並完整地記錄下來。 1536 年,加爾文寫了一本書叫《基督教要義》。這本書對那些跟隨其思想的教會,如荷蘭改革宗教會和長老會是一個信仰的源頭,這些教會被稱為改革宗教會。然而,加爾文的思想的影響遠遠超過這些教會,而是影響了大多數不跟隨路德思想的教會。
3.中心點。加爾文繼續慈運理的思想,即神學的開始點是“神的全能”(神的權力和標準)。此點與路德的觀點不同,路德強調“因信稱義”並將之作為起點。這個簡單的觀點幫助我們明白,為什麼路德和加爾文的跟隨者會有不同的觀點。受加爾文影響的一些人可能會將聖經看成是給神帶來榮耀的指南書,並強調“屬靈的原則”。受路德影響的一些人會注意到不因那樣尊重神的原則,而應關注“罪得赦免”。
4.預定論。加爾文接受慈運理的觀點,因為神是全能的,因此如果不是神使之發生,任何事情都不會發生。因此神必須已經決定哪些人去天堂,而哪些人不會。加爾文引用奧古斯丁來支持其觀點。路德的觀點與其不同:路德說那些已經得救的人,可以在神預先命定他們的確信中安息,但是那些沒有得救的人不可以責備神。
5.洗禮。加爾文接受了慈運理對於洗禮的觀點。他們都接受嬰孩受洗,但是說這並沒有帶來神的恩典。他們教導說,基督徒的孩子是神的約的一部分,就像舊約信徒一樣。路德教導說,初生的孩子們和神沒有因洗禮所帶來的救恩的關係,正是嬰孩受洗將他們帶到與神有救恩的關係中。再洗禮派教導說,只有在一個人長大,明白並宣告自己信仰後才與神有關係。
6.聖餐。雖然再洗禮派接受了慈運理對聖餐的觀點,但是加爾文沒有接受。加爾文想要在慈運理和路德中間找到一種折中的辦法。加爾文的解釋是,耶穌與我們同在是因為我們吃這餅,喝這杯,並將我們和基督聯繫在一起的聖靈的能力。下面的表格列出所有觀點:慈運理加爾文再洗禮派路德天主教聖餐象徵。基督在天堂而不在餅中像徵,基督以一種屬靈的形式臨在如慈運理接受基督說“這是我的身體”神父將餅變成身體洗禮宣告一個已經存在的信心如慈運理如慈運理賜恩典和應許賜恩典嬰孩洗禮可以,因為基督徒父母的孩子已經在神的約中如慈運理:基督徒父母的孩子已經在神的約中不允許,因為只有那些口頭承認信心的人應該受洗很重要,因為在洗禮中,神給嬰孩新生命很重要,因為在洗禮中神挪去原罪的罪過
7.聖歌。因為他們只做那些聖經中命令的習俗的原則,改革加爾文的運動決定在教會中不唱聖歌(這與路德是相反的;因為在德國路德會,聖詩是德國路德會運動的主要部分)。他們決定他們只應該唱詩篇。為了執行他們的思想,他們對教會音樂做出了很大貢獻。他們想要讓信徒都可以唱詩,所以他們知道他們自己不能用詠唱或者中世紀時的專業唱詩班音樂。他們將詩篇翻譯成詩歌的形式,並創作帶有節拍的音樂譜寫那些歌詞。他們為150章詩篇寫詩或者作樂,現在在帶有“改革宗”字樣教會的詩歌本上,還可以找到,如長老會,英國教會,他們也的確從18世紀開始在其崇拜時加入聖詩。
8.文化。加爾文的跟隨者漸漸相信,影響文化和改革政府是基督徒的工作。這個路德的觀點不同,路德認為,教會和政府是用不同方法的兩種“國度”。這也與再洗禮派的觀點不同,他們認為教會應該和政府完全分開。例如,加爾文派的人會說,政府應該通過法律強迫每個公民都應該有基督徒的行為,正如加爾文在瑞典做的;路德的觀點是,教會不應該影響法律,但是成為政府官員的個體的基督徒,會用他們的價值觀做他們認為對所有人都公平和自由的決定;再洗禮派呼籲人們不要進入政府工作。加爾文的跟隨者不像路德那樣看待法律。路德說,神律法的首要目的是要向我們顯明我們的罪,所以我們可以依靠福音生活。加爾文教徒更多地將律法作為正確行為的處方,且是我們可以及應該遵行的。雙方都接受對方關於律法的觀點,但是將自己的觀點作為主要內容。
9.分教派。加爾文教徒的分裂。在1534年英國國王將其國家從教皇的權利中取走以後,教會就開始受加爾文的神學的影響。但是,國王和女王都希望有一個能夠被所有人接受的教會,所以他們保留了很多天主教的習俗和儀式,服飾以及傳統禮拜程序。在英國,加爾文的跟隨者感到英國教會沒有棄絕足夠的天主教習俗,並想讓英國教會更完全地跟從加爾文的教導,這群人被成為清教徒。他們反對崇拜的傳統程序,唱讚美詩,牧師特別的服裝。清教徒在英國受到壓制,但是他們卻可以影響蘇格蘭教會成為長老教會。英國的其他人沒有試圖改變英國教會,但是成立了一個獨立教會,在“公理會”的系統下形成的。所有這些團體都派移民到美國,在那裡,他們建立成為美國人生命中主要的教會。由於他們對預定論有加爾文式觀點,所以他們有事先知道他們是否已經得救的問題。因此,他們開始用一些標準判斷這個人是否是預先定了得救的。這些標準包括看一個人是否過著道德的生活,及他是否善用其時間。之後,他們加上了一個觀點就是,這個人應該可以指出其他生命中真的感到他信基督的一個時間。通過宣教士,這些疑慮在世界範圍內傳播開來。路德會說:“完全不要看你自己。在神的應許中找到你的信心。”羅馬天主教的觀點是,“如果你善用神給你,以改善你生活的恩典,那你可以得救。 ”
10.預定論。加爾文教導說因為神是全能的,必須是神決定誰會得救,及誰會滅亡。這個解釋被稱為“雙預定論”。在1564年加爾文去世後,下一代人發展了其思想。他們試圖解釋那些加爾文留下的神秘事情,而且對他們的解釋持有不同意見的人,他們失去耐心。他們發展了神是一切起源的思想,說神甚至決定了人的墮落。下一節啟示神什麼時候揀選我們:“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 1 接下來,下一節說:“ 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 我們被揀選是根據神意旨的喜悅。這是加爾文的跟隨者所強調的觀點。然後他們得出結論說,因為神是全能的,因此沒有人可以對抗神的旨意。路德認為,邏輯不應該教導我們比聖經實際說的更多。路德的觀點是,即使聖經說神預定人們要得救,然而,聖經並沒有說神預定一些人滅亡。聖經解釋說那些失喪的人沒有理由:” 我們曉得律法上的話都是對律法以下之人說的,好塞住各人的口,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審判之下。 “ 2 整個世界在神面前都是有責任的。如果神已經決定誰會得救,神還會認為他們還要負責任嗎?路德使用預定論不是給牧師關懷,而是通過說“神已經確保你的將來了”,來安慰基督徒。他並沒有在邏輯系統內用預定論作為一個話題。
11.阿米尼。加爾文的跟隨者根據是否同意:神控制多少及什麼是自由意志的責任,而分為兩派。 16世紀90年代,一個叫阿米尼的改革宗佈道家用一種方式解釋預定論,他給自由意志更多的餘地。阿米尼沒有同意雙重預定論。他教導說,必須用這樣的方式理解,即預定論必須與神的愛與人的自由意志是一致的。聖經說,“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因為他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效法他兒子的模樣,使他兒子在許多弟兄中做長子; 預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 3 這裡神說,那些神預先知道的人,他也預定了。阿米尼說,神預先知道人類會墮落,但是沒有命定墮落。阿米尼死於1609年,為了澄清並拒絕阿米尼的思想的人,他們於1619年制定了一個信仰條款。下列的表格表述了路德與阿米尼,關於預定論的的主要五點觀點:雙預定論路德阿米尼人們不可以對其救恩所任何貢獻同意不同意:人可以自有地選擇神,因為神給人恩典如此做神無條件地揀選人同意。都是通過恩典不同意:神預先知道誰會信耶穌只為那些信的人死了不同意不同意:耶穌為所有人死了人們不能對抗神的恩典不同意不同意:人們可以對抗神所揀選的人不會離開不同意不同意:人們會離開
12.分派.加爾文的跟隨者今天在這兩種不同的觀點中分派。荷蘭,瑞士,和蘇格蘭的改革宗教會依然維持嚴格的“雙預定論”教導。採取阿米尼觀點的最大教會是衛理公會,在下章中將會詳細介紹。其他的教會內對此有不同看法。例如,有接受“預定論”的浸信會信徒和接受“自由意志”的浸信會信徒,他們都隨從阿米尼的觀點。阿米尼的觀點無疑推動了新教宣教士運動。如果神已經決定誰要得救,那麼做宣教工作就沒有必要。但是,如果人們有自有意志,那麼就有一個動力告訴他們基督,這樣他們會選擇。
13.天主教。在宗教改革期間,羅馬天主教有其自己的改革。他們處理了很多經濟和道德方面的醜聞。然而,他們沒有改變其教條。在一個很長的會議“天特會議”中,他們譴責新教的觀點,並再次確定他們的觀點。在天特會議中,被重新確定的教條中包括:救恩來自信心和行為;在聖餐中,酒變成基督的血;在教會禮拜中(彌撒),基督再次被獻祭;赦免從神父來。
- 天主教徒受影響。一些天主教徒受到發生在新教內部一些運動的影響。從1640 年,一個叫詹森的天主教徒提出與加爾文派相似的觀點。教皇譴責他,但是他的跟隨者在荷蘭形成一個組織,他們自稱為“古老天主教會”。另外一個在天主教徒中受新教影響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那時很多天主教徒接受靈恩運動的思想。這次,教皇沒有譴責他們,而是創造了一個系統,他們可以得到牧養和勸告。
註解
1以弗所書1:4, 5.
2羅馬書3:19.
3羅馬書8:28-30。